阅读历史 |

大宋市井人家 第55(2 / 3)

加入书签

好,让人吃几口就想起一切温柔的事物。

玉姐儿感慨:“吃完这个可丽饼我能保证一天都好脾气。”有这么好吃的甜点,谁会生气啊?

将这些东西收拾停当后放进精致的食盒,外面包上干净的包袱皮,便提着送到了杜家。

提前几天早跟杜家三娘子递了名笺,约好了能来探望,因此门房早就知道,没有拦着他们:“原来是叶盏回来了。”

叶盏笑着跟他们介绍自己娘和姐姐,因为要去内宅,只带了宓凤娘和玉姐儿两个。

两方打过招呼,宓凤娘便从荷包里掏出早就备好的一包包炒瓜子递过去:“区区见面礼,不成敬意。”

外面炒货铺子里一包炒瓜子不过一文钱,宓凤娘为了节约成本是自己买的瓜子炒了又自己分装的,成本分摊下来甚至比一文钱更低。

可是那些门房还是收得很高兴,一来他们打眼就瞧出了宓凤娘一行人不过是街巷百姓,没什么钱,这炒瓜子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二来叶盏是从府里出去的丫鬟,大家都听说了那个离奇故事,由衷为这家人骨肉团圆高兴,因此都笑着收过炒瓜子。

吃起来却发现不同:里头各色滋味更香浓,这是因为叶盏在宓凤娘炒制之前先用卤水泡过,小小的瓜子吃起来带着砂仁豆蔻等多种香料的滋味,活像在吃肉,浓浓的五香味,当然与外面简单的炒制不同。

门房们又讨了几包,宓凤娘大方分赠:“人人都有!”不过一会功夫就跟门房们混了脸熟:“下回我来府上,诸位可不能给我闭门羹啊。”

又殷勤推广自己的生意:“我说媒是一把好手,诸位要成婚的、亲戚有适龄儿女的,都可以来寻我,谢媒钱给大家便宜。”

好家伙,一会功夫就联络了好几个门房,说定了过几天细细帮他们找。

好容易才过了门房,叶盏才进了内院。

只不过三娘子忙着,便由她们在外面先等着,由小丫鬟将带来的礼物先送去给三娘子。

于是那碟子可丽饼就被送到了杜三娘案头。

她正跟隔房姐妹们闲聊,便随手拿起了可丽饼尝尝:“这个看着倒稀罕。”

蛋饼是嫩嫩的米黄色,一层微黄的鹅梨色,殷红的沙果,甜李酱粉红,。

这可丽饼现场切了一个小角,立刻能看到内里一层层各色色彩的分层水果酱馅料,

最上面一层厚厚的蜂蜜从边缘一滴滴流下来。

吃起来可丽饼本身松松软软,还带有微微甜味,叶盏特意熬出来的鹅梨酱这些果酱并不太甜,反而最大限度保留了水果的风味。

微酸的果酱配上甜蜜蜜的蜂蜜,正好滋味适中,酸酸甜甜。

杜三娘吃完一片后赞了一句:“厨房的陈三嫂子怎得忽然开窍了?”

“娘子仔细瞧瞧这哪里是厨房做的。不是我说,陈嫂子那手调酱可以,做点心却不成。”旁边石榴捂嘴笑。

她刚来没多久,个性活泼,三娘子就爱她这说说笑笑的性子,因此对她很宽容:“好个促狭鬼,到底说说是什么。”

“是外面送来的,说是娘子从前的旧奴婢登门送上来的谢礼。”石榴说话脆生生,“三娘子好狠的心,将人家晾在外面这么久。”

三娘子这才猛然想起:“啊呀,我是记得叶盏要来登门,却忘了时辰。”

这时莲花才款款道:“她们今儿来又递过消息,想来是太忙乱传消息的丫头忘了。”

说罢不动声色看了香荔一眼。

石榴也跟着看了香荔一眼,得意洋洋:叫你存心瞒报,这回可是纸里兜不住火喽。

“今儿个哪个丫头传的话?”三娘子扫视了丫鬟们一眼。

倒是隔房姐妹用扇子遮面,佯装对桌上摆着的琴谱很感兴趣,恨不得钻进里面去看。

三娘子房里丫鬟显然做事松懈,这件事可大可小。

往小里说,是丫鬟们做事粗心,往大了说,是御下不严才让下面小丫鬟乱了套

十二娘想起三娘子平日里好面子,便赶紧挪开了目光,只恨自己今日运气不好赶上了。她寄人篱下,最好是装没看见。

香荔掩饰笑笑:“瞧我这记性,该打。”

看她吃瘪,石榴偷笑,

这香荔存心瞒报,赌得就是莲花不敢上报:现在三娘子正跟十二娘谈事,若莲花贸然上前为了一个过去的奴婢打断两人对话,十二娘子是个识趣的人,肯定一听就会走。

到时候三娘子要生气:这不是明摆着赶客吗?谁知道有个昔日小丫鬟来访是真是假?万一被十二娘误解为丫鬟编出来赶客的理由,那不是待客不周吗?

三娘子是个周到人,平日里就对十二娘多加照顾,哪里会忍心让这种小事惹亲戚猜疑伤心?

因此莲花上前去通禀,这一顿责骂是免不了。

要是莲花不通禀,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叶盏在外面巴巴儿等着了。

谁能想到莲花机智,趁着端茶点的功夫先把叶盏做的点心端上去,惹得姑娘主动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