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2(2 / 2)
太习惯呢。
高老师摇头,“他的事还没有确信。但既然那十年最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的。估计他们爷俩离回来也不远了。我要跟你说的是另一件事。”
“什么事?”
“前几天有一个老朋友来找我了。他是外文出版社的编辑,说是要找一批英语好的人翻译一些文章、书稿。”
懂英语的人如今可不好找,万里挑一都未必有。
50年代起华国人去留学基本就是去毛熊国,那学的是俄语。
学英语的那会儿就是凤毛麟角。
后来就连俄语也不让学了。
新生代完全没有途径去学习的。
也就一年前恢复高考,华国大地上才重又有了英语课。
但只学了一年,要做翻译还差些火候。
外文出版社准备出版一些刊物甚至可能是翻译小说。
目前还在筹备阶段。
她那个老朋友想来想去,又要懂外语、又要人在北京方便沟通。
还得要敢吃螃蟹的。
就把高老师想起来了。
毕竟过去十年这类人被整得太惨了。
这会儿虽然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口号已经喊出来了。
但是很多人还是跟惊弓之鸟似的。
高老师不是不怕事,她也怕!这条腿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她需要钱,非常需要!
就平时她的工资也全花在了治腿上。至少买些药让发作的时候好过些。
不然她一个孤老太太自己用一份工资,其实用不完
的。
但因为拖着一条伤残的腿,那就买药都不够钱了。
痛起来的时候如果已经没钱了,也只好硬忍着。痛苦极了!
要不是还想等着那爷俩回来一家团圆,她搞不好被斗了,都不想活的。
如今不会再有人上门找老师的麻烦了,她想挣点钱去治腿。
这十年不但高老师,就连周老师他们也都被自己的学生斗过。
所以这时候大家还是战战兢兢的。
一开始高老师也犹豫,怕又卷进是非里。对方在讲了政策之外,还用治腿诱惑她。
这个诱惑太大了!
她的腿还有得治,只是没钱而已。
“他们说到时候看我提供的翻译稿件的质量再定。如果质量过关,千字暂定3-5元。”
高老师的英语是师丈教的,跟当年把英语用成了第二母语的师丈比肯定不如。
但如今矮子里拔高子,她就算不错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