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1 / 2)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发生了好多事,朝野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些改变都源于李好问做的决定:他执意要为被天子鸩杀的杜依梅讨还公道,并以此作为交换太岁的筹码。
其他人其祂神都拒绝了李好问的要求。而炼石宫其实也并不看好李好问的坚持。
但是女娲神另辟蹊径, 承诺如果能够得到太岁,祂将拯救杜依梅的生命。
李好问的时光术受限于失去的永不复还这一原则, 无法救回杜依梅。但是女娲不同, 祂本身便是创世者, 生命的创造者, 执掌着生命权柄。
在取得太岁之后,女娲遵守承诺,复活了杜依梅。
如今杜依梅已在平康坊一众姐妹的帮助下, 离开长安城, 在乡间隐居,远离纷扰。
但李好问改变的, 不止是杜依梅的生命,他还改变了朝堂的格局。
李忱迫于来自朝野的压力, 下了罪己诏,并且在韦昭的派系之外,另外拔擢了两名大臣,组成内阁,一应外事与内务由内阁决策,同时内阁监督宫中的开销,并严禁任何私刑。
相比与以前,现在的李忱更像是一个代表李唐帝国的吉祥物。
李好问虽然没有直接将李忱拉下马,但是他实际上架空了天子。
李忱表面唯唯诺诺,内心极度不满,将来势必会与内阁有一场较量。但毕竟相权与君权可以相互制衡,中间还夹着宦官这种见风使舵的生物李好问觉得,就让这几方自己动态竞争去吧。
然而为了表达感激,李忱竟然升了诡务司所有人的官,内阁也并未表示反对。
如今的李好问,官衔依旧叫做司丞,但是品级与俸禄都被升到了正三品,入朝时穿紫袍,挂金鱼袋。以他这点年纪,能够得到这样的位置,可谓是林嫱之后的第一人。
但他真的恋栈权位吗?
不过三个月的工夫,连李忱都看出来了,亲口评价:李司丞心系长安百姓,一心处理诡务,乃真贤臣也!
李好问: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引入了竞争与制衡罢了。
当初他选择将太岁交给炼石宫,也是在引入制衡神明之间的制衡。避免上古时候某位大族长、大祖父演化而成的古神势力过于庞大,甚至于干涉当下普通人的生活。
但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这一方势力在最后一刻停了手:如果仅仅是想要阻止女娲复苏,直接毁掉太岁不就一了百了了?
难道,不止是女娲需要复活卡,黄帝也需要?
李好问将这个问题带回了十余年前,与屈突宜一起讨论。最后屈突宜论证到一点:这可能与黄帝的神格分裂有关。
屈突宜认为,神明的力量或许来自于世间芸芸众生对于神的认知。
李好问对此表示认同:这从王乔的种种特异就可以看出当东汉人王乔被误传为东周时的太子晋,他就成了王子乔,能够驾鹤成仙,招摇撞骗。
女娲也是一样,此前阻挠女神复苏的最大障碍是民间禁止祭祀,而且民间传说为她配上了一位丈夫。炼石宫不得不另辟蹊径,找寻太岁这样的神物以助女神重获力量。
而屈突宜关于黄帝的观点是,延续千年之后,黄帝的神格出现了分裂,渐渐地分出了神与仙。
李好问对此也有感觉:当初他顺着神律之磬开启的时间隧洞回溯远古时曾经惊鸿一瞥地见过那位大族长、大祖父。当时的黄帝拥有无可争辩的神格。
但是到后来,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以及王乔献给李忱的那些神物,什么玉膏、龙须草之类,却在一定程度上令黄帝掉了些位格。
毕竟很难想象主宰天地,掌管一切的神主,竟然还需要乘龙上天,才能成仙。
也许黄帝也曾寄希望于太岁能够助祂弥合分裂的形象以及位格上的差异。
但很可惜,李好问没有遂祂的心意。
临去之前,李好问为了让屈突宜高兴一点,将刚刚听到的大捷告诉了屈突宜。
屈突宜虽然明知这不是眼前就发生的喜事儿,可也双手一拍,一脸神往地道: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河西十州,河西十州啊
李好问能理解屈突宜的欣慰。
河西走廊,对于唐王朝与后来的中原王朝都极具战略意义。而安史之乱使令大唐国力衰颓,边防空虚,于是吐蕃趁机攻陷了河西诸地这已是乾元至大历年间的事了,大片大片的边地失陷,至今已经过了近百年。
自从大中初年起,边地攻守之势逆转,唐军联合河西当地的义军,稳扎稳打,节节胜利。如今更是传来河西十州归唐的好消息,怎能不令屈突宜兴奋?
能取得如此战功,在位的想必是位英主!屈突宜冲李好问一竖大拇指。
李好问心里呵呵了两声,但到底不忍心让好友感到失望,于是点头笑了笑。
但他心里清楚,这等大捷跟李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倒是与李忱的前任武宗李炎关系很大。
毕竟这种规模军事胜利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必须经过
↑返回顶部↑